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3 道试题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披露,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这表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初步形成
C.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了新阶段D.我国法治建设的任务已经完成
2 . 全国人大于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审议并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我国宪法不断修订
A.仅适用于外交需要B.与国际格局无关
C.适应国家发展需要D.奠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
3 .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首次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宪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等。这些法律内容都
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B.保护和承认多种所有制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D.在各方面超越“五四宪法”的水平
4 .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
②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③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③①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③④
5 . 2019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简称《条例》)发布。条例》规定,有关部门要明确食品安全全程追湖基本要求,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湖体系。据此可知
A.中国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尤其突出B.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得到完善
C.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得到显著提高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6 . 1982年宪法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在法律上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并宣布了一个法制时代的开始,为新时期法制建设确立了目标。在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宪法从文本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却是渐进的嬗变。下列各项中,对这部宪法的评价准确的是
A.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C.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D.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7 .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我国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五次宪法修订。下列文字应出自哪一宪法修正案?
A.1988年修正案B.1993年修正案
C.2004年修正案D.2018年修正案
8 . 下表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出中国
时间段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资企业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保险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
法、立法法、监督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A.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竞争的公平性
C.开始重视本国的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
D.普法知识对于建设法治中的必要性
9 . 下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简况表。材料说明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8至1992年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侧重于民事法的建设B.随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
C.已构建起完善的体系D.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10 . 图1是体现古罗马法治精神的正义女神像,头戴王冠,身穿白袍,眼蒙白布,左手持天平,右手举长剑。图2是我国人民法院的法徽,由麦穗、齿轮、华表和天平组成。二者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A.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B.对公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C.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和谐统一D.捍卫权力制衡的司法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