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0 道试题
1 . 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     
A.美国总统的产生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C.法国总统的产生D.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
2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
A.中共二大B.一届全国人大
C.全国政协一次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6-11-27更新 | 5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二下学期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3 . 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③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④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 .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2016-11-27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苏州五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5 . 最近一知名律师出席某电视访谈节目,讲到他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接触的第一个案例是一名陕北的农村妇女将长期对其进行虐待的丈夫告上法庭,最后其夫被绳之以法。下列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
6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6-11-21更新 | 10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被称为中国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D.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2016-11-21更新 | 7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二十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论:“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A.一届全国人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九届全国人大
D.中共十六大
9 . 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五大
10 . 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一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