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新时期的法制不断完善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2022-12-05更新 | 319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修改选举法,明确规定我国城市与乡村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历史上曾出现过城乡代表的比例是8比1、4比1、1比1……城乡选举人大代表人口比例的变化反映出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民主政治渐进式发展
C.城乡差距逐渐消失D.已实现了全民普选权
3 . 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B.公民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2021-08-20更新 | 684次组卷 | 4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关键是要使民主的程序和机制运转起来,以便使那些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的实现。”推动我国“陀螺”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是
A.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下法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1982年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D.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全形成
2019-07-03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表明中国
A.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
B.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C.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D.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
2019-02-03更新 | 2765次组卷 | 46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其意在
A.树立领导人的威信
B.强调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C.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D.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9 . 十届全国人大列入规划的立法项目共76件,审议106件草案并通过了100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
A.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
B.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
C.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
D.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
2019-01-13更新 | 25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10 .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个法律,地方人大制定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