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的宪法都是四章,1982年以前的宪法结构顺序是“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是“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宪法结构这一变动(     
A.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B.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C.确立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2 . 下表是我国“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据此可知
时间内容
1988年(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割经济的补充
1993年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稳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比例的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改革开放逐渐背离了初衷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法治保障了社会稳定发展D.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 . 1982年宪法颁布后,先后于1988年和1993年修订,分别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立法缺乏稳定和延续性B.基层民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改革开放推动法制建设D.已经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2021-05-02更新 | 644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1954年宪法目录序言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
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D.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5 .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
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
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2021-01-29更新 | 834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7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1978年邓小平说“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4年习近平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这主要说明在我国
A.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针B.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民主政治有了法律保障D.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2021-01-17更新 | 424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共颁布了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下列关于1982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法治化B.属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C.为中国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8 .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变化
A.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B.推动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2020-11-19更新 | 484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
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0-11-11更新 | 349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的这部影片1980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影片通过一起看似普通的交通肇事案,牵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案件。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庄严的法律不仅严惩了真凶,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完善法制社会的思考。该影片创作背景是
A.全国人大对新宪法修订的影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C.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