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民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乡镇、街道、县区和设区的市等先后设立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些“开在家门口”的立法联系点让老百姓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立法。这一做法(     
A.维护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威严B.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借鉴了西方基层民主自治的经验D.强化了对立法机关的群众监督
2 . “投机倒把”原意指看准时机行情,转手倒卖,以攫取暴利的非法活动。“投机倒把罪”在1979年出现在我国《刑法》中,到1997年“投机倒把罪”被取消,投机倒把条例也于2008年1月撤销。这一变化
A.意在增强基层社会活力B.奠定了国家建设法治化社会的基础
C.改变了商业经营的方式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3 .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决定旨在
A.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B.实行政企分开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乡镇企业
2021-01-31更新 | 703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以农村的村民自治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等诸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
A.“海选”制度B.“自荐”制度
C.“竞选”制度D.“直选”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一国两制”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6 .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0-08-07更新 | 73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卷A历史试题
7 . 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
A.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
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
2020-04-11更新 | 506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l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其反映了(       )
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村民委员会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C.我国实行直接民主政治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具体实践
9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大队一级干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但需经上级公社任命或批准。80年代初,改由村民直接投票产生村干部。这种转变
A.推动中国开始普选人大代表B.使人民的权力有了根本保障
C.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
2020-02-13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83年六届全国人大设立了民族、法律、财经、教科文卫、外事、华侨6个专门委员会,七届全国人大增设了内务司法委员会,八届全国人大增设了环境和资源保护委员会,九届全国人大又增设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的变化
A.说明工作重心转向基层B.是贯彻依法治国的需要
C.体现了改革的不断深化D.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