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71年7月,毛泽东曾讲: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不进联合国,中国照样生存,照样发展。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奉行“一边倒”方针B.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2 .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下列最能体现国家对台“诚意”的是
A.推行“一国两制”方针B.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港澳台协同发展战略
3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为尽快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这实际上表明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B.尽早尽快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C.“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已经有了D.解决了久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4 . 有学者指出:被毛泽东赞誉为“钢铁公司”的邓小平,其政治原则的坚守与灵活的外交手段妥协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争端的成功范例。该评价意在说明
A.解决争端必须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B.中英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C.“一国两制”蕴含丰富的政治智慧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邓小平说∶"我们始终考虑到台湾的特殊地位,不改变那里的社会制度,不影响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拥有广泛的自治权,拥有自卫武装力量。当然不能有两个中国,也不能有一个半中国。"材料表明邓小平
A.允许台湾保持独立B.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
C.维持两岸关系现状D.萌发"一国两制"思想
6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就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浙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一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红色歌谣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先后经历了从“走日本人的路”,到“走美国人的路”,再到“走俄国人的路”,最后到“走自己的路”的艰难历程。


(2)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的?请简要说明。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出“一国两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你认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