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2021-10-07更新 | 11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届河南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称:“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对这一公报签署与发表的背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B.美国仍维持其在台海地区的影响力
C.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D.中国政府实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2019-09-2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3 . 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B.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
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
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4 . 1937年4月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同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2012年4月清明节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率台湾官员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意欲凸显“慎终追远”、“源远流长”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高于政治层次的文化历史层次。对两次祭奠黄帝陵共同传达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族认同推动国共关系改善   ②文化认同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③救亡图存激发了民族认同感   ④海峡两岸均认同“一个中国”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名台湾歌手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据歌词审视1949年后的两岸关系,解读有误的是(     
A.“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B.“相逢”最早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
C.“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6 . 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常委、台湾行政当局前负责人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祖籍地漳州,受到村民热烈欢迎;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台湾各政党均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B.民进党改变立场放弃了“台独”主张
C.“台独”遭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抵制
D.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D.“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