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2005年3月,胡锦涛在对台工作“四点意见”中指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将进一步陆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中共十七大报告承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祖国大陆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些表明(     
A.大陆对台政策体现出“以民为本”的理念B.实现台海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争取岛内民心是实现祖国统一关键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某同学以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主题制作的时间轴, 图中留白框内应填的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B.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3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2021-10-07更新 | 11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9年湖北宜昌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9月联考高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5年11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A.两岸直接“三通”B.“一个中国”原则
C.经济密切合作D.“一国两制”构想
2021-09-10更新 | 288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2021-08-31更新 | 178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五县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79年,电视片《三峡传说》主题曲《乡恋》播出后,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但因为内容、曲调不合乎“无产阶级的感情”,而被禁唱禁播。直到1983年春节晚会开禁前,为了“能不能给《乡恋》一曲开禁,导演乃至中宣部领导人仍旧会紧张得心惊肉跳。”《乡恋》的经历说明
A.普通百姓已摒弃了阶级斗争的思维模式B.抒发个人情感的要求依然受到严厉压制
C.破除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模式过程曲折D.影视作品逐渐失去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4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D.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021-04-15更新 | 36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襄阳五中高二下3月考历史试卷
8 .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对台工作也开始调整,由“解决台湾问题”开始转变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实现和平统一”。这一调整开始于
A.叶剑英的“九条方针”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8年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到1961年改为只打宣传弹。这表明
A.中央已放弃武力统一B.海峡两岸保持联系的重要性
C.“一国两制”初步提出D.两岸交往的坚冰逐渐被打破
2020-12-30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3月智学联测历史试题
10 . 1956年毛泽东初次提出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后被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军政费用和经济建设的不足部分,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双方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一纲四目
①强调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②是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设想
③蕴含着“一国两制”的理念
④标志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提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