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
C.中日关系问题
D.西藏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倾诉:“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一国两制”已经成为台湾同胞的共识
B.和平统一是人民的心愿
C.应该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
D.经济合作是两岸交流的前提
2018-09-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望都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3 . 材料一丘逢甲的《离台诗》“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材料二

材料三2017年5月15日,蔡英文执政将满一周年,台湾多个“独派”团体举行座谈会,要求蔡英文在国际上宣示“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制定“反并吞法”杜绝“中国侵蚀台湾主权”,并“以台湾名义”走上国际、参与国际组织

—摘自网络

2018年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它宣称,美国的政策应当允许美方所有层级的官员访问台湾,允许台湾高阶官员在“受尊敬的条件”下来到美国,与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的高官会见,并鼓励台湾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在美展开业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上述议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如获通过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造成严重干扰

—摘自《凤凰网》

回答:

(1)请你判断材料一的《离台诗》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当时台湾人民兴起了什么斗争?

(2)从材料二的这首诗中,你能感觉到作者的什么情结,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

(3)为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中共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该方案有何成功的实践?

(4)据材料三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有哪些?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2018-06-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深情地写道:“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最终使诗中的“等待’’变为现实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D.两岸“三通”的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台湾乡土文学作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台湾各政党的迫切要求
B.“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C.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海峡两岸人民均认可“一国两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首诗歌创作背景基本相同
B.与母亲分离都因民族矛盾
C.诗人的愿望都未能得到实现
D.诗人都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2018-02-05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已经是台湾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B.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材料二当代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试分析其历史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2017-09-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9 . 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首诗歌创作背景基本相同
B.“乡愁”是国共内战造成的民族之殇
C.“酷炎的夏日”是指日本的殖民统治
D.两位诗人都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