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2020·全国·模拟预测
1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口号。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公社好“大跃进”万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教兴国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表格中选取相应(同一主题或同一时期)的口号(3—4个),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明提取的口号,观点明确,论述正确)
2020-03-21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对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有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与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到60年代,该词汇数量上下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从1950年到1956年,“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呈现出一个“V”字的形态,1950年到195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1953年至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1950年“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到了1953年至1956年,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幅度减少,而且呈现稳定的趋势。

——摘编自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键词汇的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说明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将答案按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关键词频率变化合理解释
“一边倒”1949年的使用频率最高
50年代后使用频率不断下降
“独立自主”中苏同盟关系确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西方关系降到冰点。
中国外交走出国门,呈现新的姿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一边倒”不是无条件地倒向苏联。
“帝国主义”1950年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
1953~1956年使用频率大幅减少

3 . 下列表格中所呈现的史实和结论逻辑关系符合史实的是
A.“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关系的建交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2015-06-2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及建交时间表(1955-1962年),这一表格反映的史实是
时间国家时间国家
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1959年苏丹、几内亚
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1957年斯里兰卡1961年刚果(金)老挝
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62年乌干达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B.“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普遍支持
C.亚非会议开启中外关系的新局面
D.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1955—195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     
建交时间建交国家建交时间建交国家
1955年8月1日尼泊尔1958年7月9日柬埔寨
1956年5月3日埃及1958年8月20日伊拉克
1956年8月1日叙利亚1958年12月20日阿尔及利亚
1956年9月24日也门1959年2月4日苏丹
1957年2月7日锡兰1959年10月4日几内亚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接受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中国促进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2022-11-25更新 | 895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6 . 下表是1949一年1956年《人民日报》中“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的使用频率。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A.外交政策趋于成熟B.大国外交理念形成
C.国民经济日益恢复D.对外交往打破僵局
7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外交(     

时间

外交成果

1954年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印、缅三国发表联合声明,正式接受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彼此关系的准则

1956年

中、尼两国签署《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该文件重申双方达成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2年

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双方愿意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A.呈现出务实自信特点B.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C.消除了意识形态差异D.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的格局
8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9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1945年4月发表的《论联合政府》一文的部分修改:
原文修改
英美苏三大民主国一直是团结的。她们之间,过去存在过,将来还可能发生某些争议,但是团结终究是统治一切的直接删除这段文字
英、美、中、法四大国及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人民的伟大努力,使打倒法西斯成为可能苏联人民加上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人民的努力,使打倒法西斯成为可能

A.反映出反法西斯同盟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B.表明毛泽东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C.折射出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联系的意识
D.反映了中国坚持不结盟的立场
10 . 据下表可知,当时我国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国际会议(组织、公约)情况
中国参加的国际会议(组织、公约)特点
1949年11-12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1950年5月,中国宣布加入万国邮政联盟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组织
1952年,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公约
A.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打破了“一边倒”方针的束缚
C.外交政策原则性灵活性并存D.积极为加入联合国做准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