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把中日关系的演变历程归结为隔绝阶段(1949~1952年)、民间交往阶段(1952~1962年)、半官半民往来阶段(1952~1971年)、邦交正常化阶段(1972~1978年)和曲折发展阶段(1978~今)这五个历史阶段。在该学者看来,中日关系之所以具有如此鲜明的阶段特征,主要是因为
A.中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美国方面长期介人中日关系
C.中日历史遗留问题的牵制D.中日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
2 . 1970年10月下旬,尼克松在欢迎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的宴会上,第一次以美国总统的身份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这被认为是“意味深长的外交信号”。据此判断,美国
A.积极传递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B.彻底改变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
D.开始推进与中国新型区域合作
3 .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2018-12-26更新 | 51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
4 .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021-04-02更新 | 27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5 . 2021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某一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是世界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大事件,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这一大事件指的是
A.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的积极作用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一切合法权利
2021-12-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6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过22年的艰苦斗争,突破了西方的外交封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原因是(     )
A.西方的“冷战”政策不得人心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力量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美国已不再干涉中国重返联合国
7 . 外交理念是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时期外交理念
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
C.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8 .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外交对外协调机制日益成熟,特别是外交部部长的对外协调机制。从1991年开始,中国外交部部长每年都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东盟外长会议,后来扩展为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议。诸如此类的还包括中非合作论坛、亚欧外长会议、亚洲合作对话外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等。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这些活动
A.利于巩固和推进中国的多边外交B.倾向于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C.打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D.致力于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2022-02-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长征”。这反映的是
A.中国开始正式迈入国际舞台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C.中美间关系由此走向正常化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 . 1991年,中国提议与东盟开展对话得到东盟的积极响应。当年,中国外长以贵宾身份参加东盟外长会议,次年,东盟把中国认定为“磋商伙伴”。这些外交活动(  )
A.开启了中国睦邻友好的合作局面
B.消除了中国与东盟间的政治分歧
C.彰显了中国求真务实的外交取向
D.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合作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