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据下表可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战略判断身份定位外交政策原则
和平与发展战略机遇期第三世界发展中大国世界一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发展合作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结盟战略伙伴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百年大变局世界大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积极有为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A.时代主题潮流的变化B.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D.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2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3 . 下表是关于1970年中美关系的记述。据此可知
时间事件
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周刊的记者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
那就是到中国去。”
1970年12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
是我们的朋友
A.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B.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C.中国革命外交取得重大成果D.中美结成反苏统一战线
2022-05-12更新 | 421次组卷 | 11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史书写概况(部分)

版本典型语言
《高级中学课本中国现代史》,1960美帝国主义杀害、美国攫取、美帝国主义扩大对外侵略、美帝国主义的阴谋等
《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上下册,19811982对一些内容描述无明显情感倾向用语,还有一些内容描述用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等用语,肯定美国对打败法西斯作出贡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①、②、③(必修)》,2007大多语言叙述客观,无明显情感倾向,有开创、新变化、美国促成、美国操纵等描述

——摘编自谭小琴《新中国建立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统计


——据李黎《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例》

材料三   下表是美国形象在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流变(部分)

影片主要内容
《停战以后》1962年上映对美方人前虚伪卖善、人后扩军备战的行为进行交叉剪辑,谈判桌上的美方代表、女记者与后方的美国大兵构成了两面三刀的“流氓群像”
《一个美国飞行员》1980年上映首次表现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来华助战洋人”爱普斯坦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面的美国人形象
《中国合伙人》2013年上映一方面通过“新梦想”在美国的上市,确认了美国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以“商业谈判”这场戏,揭示出美国“虽然表面上十分强大和傲慢,但其实已经失去往日的实力,不得不在中国的进攻之下节节败退”

——摘编自辛亚奇《单一·两极·多元:美国形象在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流变(19492019)》


(1)概括材料一中对美国形象描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史实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2)如果运用材料二和材料三来说明美国形象的演变,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为什么?(没有理由不可)
2022-05-24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演变(1949—2001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总统任期起止对中国的政策
哈里·S.杜鲁门1945~1953对新中国实施“威慑”战略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953~1961对华政策为全面遏制思想所主导。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61~1963继承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制定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63~1969提出“遏制但不孤立”政策:在政治遏制的同时,在人员、信息和物资的交流方面放松限制。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969~1974调整美国对华政策:打开通向北京之路。逐步取消了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1974~1977多次表示将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努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詹姆斯·厄尔·卡特1977~1981把与中国建交列入了议事日程。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81~1989强调与中国“长期、持久和建设性关系”,更加注重发展“全面关系”,包括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等。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1989~1993保持接触和合作的美中关系,但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宣布了一些制裁。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1993~2001“接触”与“遇制”交替使用,合作与竞争并行。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美关系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1-11-19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信息卷(二)历史试题
6 . 下表反映了中国加入国际组织及签署(宣布承认)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的情况。

此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A.广泛和深入地融入国际体系B.全面掌握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C.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D.打破西方孤立形成的外交僵局
2021-05-0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