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
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访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奠定了中国对非援助的总体基调。在农业领域,中国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赴非建设经营农场,帮助解决非洲粮食紧缺问题。在工业领域,中国援建的项目针对非洲当地需要,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工期短、投资收回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长期对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无私支持非洲基建事业。此外,中国还通过派遣教师、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领域技术能力,中国员工与当地工人同工同酬,“对等上班”,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摘编自宋微《中国对非援助70年——理念与实践创新》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 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非援助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3 . 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 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 的特点是(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发展B.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C.重点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
2023-01-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所示为2010~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分配情况。据此可推知,当代中国致力于与受援国一起(     
A.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B.消除国民的绝对贫困
C.夯实产业发展自力更生的能力D.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22-1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上,维和部队作为最后一支徒步方队首次接受检阅。方队由先后6次赴非洲维和的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牵头,参与官兵足迹遍布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等国和地区。由此可知,中国(     
A.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B.严格遵守和执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D.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举措及原因。
7 . 世纪之交,我国提出要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     
①1982年8月17日,中美就最终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
②1996年4月,中俄宣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③1997年5月,中法宣布两国“应承前启后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
④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10-3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如图)。其中第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①中国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③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0-23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9 . 21世纪初,上海合作组织通过年度联合反恐演习等活动有效地震慑了本地区的“三股势力”,上海合作组织还创造性地举行了大型国际会议和开展了大型活动的联合安保合作,先后建立了北京奥运会、俄罗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庆祝活动、阿拉木图“亚冬会”等大型活动联合安保合作机制。这可用来说明(     
A.上海合作组织为地区安全做出贡献B.世界传统安全隐患的日益加剧
C.上海合作组织服务于全球国家安全D.联合国的全球治理能力的下降
10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外交上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这反映出新时期(     
A.中苏之间已消除了外交分歧B.我国坚定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C.美苏对抗严重威胁世界和平D.我国外交重点转向区域合作
2022-08-28更新 | 740次组卷 | 13卷引用: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