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2 . 下表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活动(部分)。这些活动反映出
时间外交活动
2016年4月22日中国领导人特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
2017年5月19日至20日中国政府参加叙利亚问题第六轮日内瓦和谈。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化解叙利亚危机,支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为早日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5月18日中国领导人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致辞中,正式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C.地区稳定得到大国推动D.人类健康意识得到提升
3 . 下表列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些外交讲话。据此可知
时间事件讲话提要时间事件讲话提要
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在伊胡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4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17年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2015年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8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演讲“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A.增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政策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2022-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49—200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与1980年建交国家数飙升相关的是,当时中国
A.开始倡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奉行对外开放与不结盟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
建交时间建交国家
1970年意大利
1971年奥地利、比利时、冰岛
1972年希腊、联邦德国、卢森堡、英国、荷兰
1973年西班牙
A.多边外交已取得明显成效B.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C.现代化建设外部环境改善D.改革开放得到普遍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1960年第一季度1975年第一季度1985年第一季度
积极报道0251
消极报道3238188
中性报道1610224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7 .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19571965197219721973197419781980
接受国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美国西班牙联邦德国

A.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转为倒向西方
C.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


习近平外交思想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9 .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0(0%)2(2%)51(14%)
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
中性报道16(5%)10(11%)224(62%)
A.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2017-11-10更新 | 3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举办的“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图片展”的第一部分的三幅图片及其解说词。

图片





解说词1950年5月,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印度是当时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8月,中国首任驻朝鲜大使倪志亮(中)赴朝履新。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左三)、朝鲜首任驻华大使李周渊(右三)等在北京火车站送行1950年6月,瑞典首任驻华大使阿马斯顿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宾主交谈。瑞典是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二

(1)如果材料一中的图片展推出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为核心的第二部分的话,你认为应该选取哪些图片。请仿照材料一中解说词的格式为你选择的图片写出相应的解说词。(要求答出两幅图片的名称并解说)

(2)新中国成立以来建交最高峰出现在哪一时期?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指出该时期出现的主要事件。

(3)新时期我国在外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这些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