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971年2月,尼克松的年度外交政策报告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宣称美国已经“准备好(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与北京对话”。美国所谓的“国家利益”是
A.维护在联合国的地位B.缓和同社会主义的矛盾
C.联合中国以制衡苏联D.应对多极化带来的挑战
2 . 1977年8月23日,美国国务卿万斯在北京同中国外长黄华举行正式会谈。万斯代表美国政府声明,美国同台湾的防御条约即将“终止”,美国将从台湾撤走其全部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对上述会谈解读恰当的是
A.中美两国建交进程加快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C.海峡两岸实现真正停火D.美苏冷战对峙的形势缓和
3 . 1985年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这促进了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国营造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
4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2021-06-30更新 | 12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尼克松访华40周年纪念日前夕,《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尼克松关于中国的伟大决定”的评论文章,认为访华决定“令人吃惊但是大有裨益”,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世界”。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D.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6 . 如图,一张“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片在互联网上热传。在1901年辛丑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2021年辛丑年,中方在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种外交状况的变化
A.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B.实现了中国与美国外交的分庭抗礼
C.打破了美国称霸全球的局面D.重新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30年的战争,欧洲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19世纪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系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逐步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但因排除美苏而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侵略活动使国际法遭到极大破坏。战后,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力量。国际法院也在荷兰海牙成立。同时,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

——据杨泽伟著《国际法史论》

材料二   新中国自成立到1977年底,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总共不过31个。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236个,仅1978年到1988年就签署、生效了122个。1978年以后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超出了外交、人道主义法、海事、航运、少数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章程等狭小范围。据统计,中国至今参加的多边条约既涉及联合国及其所有专门机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国际刑法、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以及某些建立国际组织的章程等。这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国际法律秩序。

——据饶戈平著《国际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的突出特点,并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有何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9 .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
A.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发生动摇
B.美国已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美关系
20世纪初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美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条约》。
20世纪50、60年代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然而,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并非风平浪静,双方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和其它一些问题上斗争不断。
20世纪90年代在90年代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中美关系又经历了三次大落大起,但依然在跌宕起伏中稳步向前。

——摘编自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等


材料展示了20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蕴含了发展外交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