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2 . 邓小平在论述外交问题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C.“一边倒”D.独立自主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3 . 名词解释:全方位外交、立体外交、多边外交、多层次外交
2023-04-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7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49-今)-【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4 . 建国70多年来,我国从倡导“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和“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中国(     
A.不断丰富多边外交内涵B.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C.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D.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巨大成就
工业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国防与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农业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文教与卫生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先进典型及精神风貌(1)先进典型:“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有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
(2)时代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外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________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

2022-11-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8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6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外交上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这反映出新时期(     
A.中苏之间已消除了外交分歧B.我国坚定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C.美苏对抗严重威胁世界和平D.我国外交重点转向区域合作
2022-08-28更新 | 748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二年,是调整国内各项政策的一年,也是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的一年。这一年,面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和周恩来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实现了国家对外关系的前所未有的突破。-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中午,尼克松总统和夫人、国务卿罗杰斯和总统助理基辛格一行抵达北京机场。周恩来、叶剑英等到机场欢迎。二月二十七日,中美联合公报终于谈定。二十八日,公报在上海发表。

——逄先知《毛泽东传》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始把精力转移到国内建设上来,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也出现了有利于和平的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派出代表团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的达成。

——夏莉萍《当代中国外交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1972年我国在外交上作出的重要决策及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日内瓦会议召开的时间。概述中国成功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意义。
2022-08-10更新 | 38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面对目前俄乌冲突,中国始终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独立自主,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本外交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指导之下我国开展外交活动。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上海峰会
9 . 1945年杜鲁门说“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这一认识上的变化(     
A.意味着美国已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中美关系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C.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
D.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10 . 1978年,我国作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确立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思维,逐步形成并践行“和而不同”“和谐世界”“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等总体外交理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理念(     
A.是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B.因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而最终形成
C.以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为前提D.改变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门
2022-07-14更新 | 59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辽宁专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