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中国的国际交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并概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2019-05-2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5月28日 《每日一题》四轮复习——押高考历史41题 围绕“热点”问题纵横比较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外交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宣布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节选)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材料三   当中国宣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时,2017年12月18日,白官网站发表了以“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为题的报道,美国也宣布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相较于冷战结束以来几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在对华关系上变得消极许多。

如果结合中美关系已经转型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可以洞见,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存在不少机遇。

——整理自刘建飞:《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美国研究》2018年第2期


问题:
(1)以上三段材料中,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变化的认识。
3 . 六十多年来,中国外交在战略上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的中共“八大”提出:“伟大的中苏同盟是远东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兄弟国家”的“同志式的援助”是“不可缺少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友谊,是牢不可破的,是永恒的”,因此“继续巩固和加强这种团结和友谊,是我们最高的国际义务,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摘编自中国网《新中国外交六十年》

材料   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以压促变,希望“苏东波”在中国出现。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

材料三   世界是三维的,第一维是经济的世界,全球化、制造业、贸易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中国快速崛起;第二维世界是政治的世界,联合国、战略对话的、谈判中的世界,中国越来越积极,从韬光养晦向战略性介入的过程中转变;中国最短板的是社会的世界,中国基本还没有发声。

——王逸舟《国际政治趋势——走过从前,走向未来》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外交政策,据所学知识谈谈采取这一政策的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实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
(3)材料三认为,哪个领域的外交成就最突出?你认为下一步应如何改变中国的外交“短板”。

4 . 古今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

材料一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宜,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外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外交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作简要评价。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2018-11-0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1月25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每周一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72~2010年中美关系变化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B.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帆风顺
C.70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
D.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陷入绝境
2018-01-07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1月9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建国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6 .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并威胁我国的稳定与安全,使中苏关系迅速恶化,毛泽东及时调整外交战略;1972年2月实现了尼克松正式访华,结束了中美长达22年严重对峙的僵局。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外交战略调整
A.有利于平衡和制约国际战略力量B.消除了大国霸权主义的影响
C.促使中国外交环境得到根本改善D.推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2021-08-09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二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外交事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邻近周边国家分别实行什么外交方针?
(2)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条件有哪些?
(3)为什么也是在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4)举两个例子,表现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等事务?
2021-09-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8 . 20世纪70生代初,国家批准“四三方案”(因计划用外汇43亿美元),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兴建了二十多个大型工业项目,至1982年全部投产。这些项目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四三方案”的实施
A.掲开对外开放的序幕B.得益于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C.推动多极化趋势出现D.加速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1-06-29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提到要与中国建立关系。他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其大小,都不会生活在怏怏不乐的孤立之中。”促使美国对华态度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受到西欧和日本的挑战B.奉行现实主义外交
C.寻求与中国关系的缓和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21-06-27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下表反映出
A.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C.第三世界联合斗争成果显著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2020-02-02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2月第01期(考点08-1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