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截止2016年,我国已连续14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已连续5次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多个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倡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口服务组织。这体现出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B.积极参与全球多边治理
C.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D.构建均衡发展外交格局
2023-09-22更新 | 41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3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0年5月11日,毛泽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北越的最高领导人黎笋时,黎笋的言语是相当恭敬的,他说:“我们看见主席身体很好,我们都很激动。这次毛主席有时间会见我们,我们非常高兴。”1973年1月27日,美越双方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开始撤军。美军的撤离预示着越南统一最大的障碍消除了。虽然此时的北越在军事部署上还小心翼翼,它还需要中国的支援,但这种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了,毕竟现在苏联是越南最大的依靠了。这样,越南就越来越对中国的援助表示不满了。1973年6月6日,周恩来在北京与黎笋、范文同和黎清毅等人有一次会谈。黎笋直接在会谈中表示了对中国援助的不满。1975年三四月,北越对南越发动了总攻,于4月30日解放了西贡,5月1 日解放了整个越南南方。虽然统一之后的越南仍然很需要中国的援助,但现在实力大增的他们再也不像原来那样说话了。1975年9月29日,邓小平与黎笋在北京会面时,气氛不是很好。在援助问题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后,黎笋拒绝签署一份联合公报,并取消了临行前的告别晚宴。“这是越南在战后第一次公开冷落北京”。

——摘编自邵笑《从美军撤离到国家统——1973——1975:越南对华态度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73~1975年越南对华态度转变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越南对华态度的转变。
2023-01-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选择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中美两国都作出了选择:

美国的选择(部分)

中国的选择(部分)

1999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017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8年美国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2019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1997年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2000年建立中非合作论坛;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建立;
2003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中国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
2016年主办G20杭州峰会;
2017年主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8年主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9年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20年发起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
用据材料整体或局部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400多项国际公约,参与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9万余人次,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这表明,中国(     
A.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社会B.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C.扩大了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6 . 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苏联军队报纸《红星报》则猜测,美、日、中三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集团。这说明(  )
A.美国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B.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世界旧格局
C.美苏两家平分世界的时代结束D.苏联加快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
2022-06-03更新 | 1560次组卷 | 23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史书写概况(部分)

版本典型语言
《高级中学课本中国现代史》,1960美帝国主义杀害、美国攫取、美帝国主义扩大对外侵略、美帝国主义的阴谋等
《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上下册,19811982对一些内容描述无明显情感倾向用语,还有一些内容描述用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等用语,肯定美国对打败法西斯作出贡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①、②、③(必修)》,2007大多语言叙述客观,无明显情感倾向,有开创、新变化、美国促成、美国操纵等描述

——摘编自谭小琴《新中国建立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统计


——据李黎《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例》

材料三   下表是美国形象在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流变(部分)

影片主要内容
《停战以后》1962年上映对美方人前虚伪卖善、人后扩军备战的行为进行交叉剪辑,谈判桌上的美方代表、女记者与后方的美国大兵构成了两面三刀的“流氓群像”
《一个美国飞行员》1980年上映首次表现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来华助战洋人”爱普斯坦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面的美国人形象
《中国合伙人》2013年上映一方面通过“新梦想”在美国的上市,确认了美国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以“商业谈判”这场戏,揭示出美国“虽然表面上十分强大和傲慢,但其实已经失去往日的实力,不得不在中国的进攻之下节节败退”

——摘编自辛亚奇《单一·两极·多元:美国形象在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流变(19492019)》


(1)概括材料一中对美国形象描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史实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2)如果运用材料二和材料三来说明美国形象的演变,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为什么?(没有理由不可)
2022-05-24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充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B.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C.外交政策依据国际形势变化进行调整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 . 下表是关于1970年中美关系的记述。据此可知
时间事件
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周刊的记者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
那就是到中国去。”
1970年12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
是我们的朋友
A.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B.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C.中国革命外交取得重大成果D.中美结成反苏统一战线
2022-05-12更新 | 421次组卷 | 11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10 . 1979年3月15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同年4月28日,中国向美国发出抗议照会,指出该法案严重违反了中美建交协议。此后,中国把精力集中在全面推进中美关系上,涉及经济、文化、安全等各领域的框架性安排和实施细则。这表明此时
A.中国政府坚定维护国家根本利益B.中美就台湾问题无法达成共识
C.美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D.中国对基本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2022-03-26更新 | 671次组卷 | 16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