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边《1969—197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统计简表》,结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有关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
建交国家495469878895103107110

①中国外交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②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阅读下边《1969—197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统计简表》,结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有关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外交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②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9-01-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西欧实际上处于冷战状态。那时,中国仅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瑞士建立了外交关系。英国虽于1950年初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直到1954年才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欧共体的成立,中国开始与西欧国家尝试接触。1964年中国与法国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建立,使中国与西欧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欧关系揭开了历史新篇章。许多西欧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欧关系进入历史新阶段。

——摘编自张林初《中欧关系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来,中欧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中欧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很多互利共赢的合作方面。在处理与欧洲关系中中国越来越自信,中欧关系也越来越平等和成熟。改革开放之初,欧洲确实方方面面都比我们要发达和先进,而现在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不都亚于欧洲。尤其是在电子化、网络化和数据化方面,中国也乘上了新一轮发展的直通车。

——摘编自石晶《从两大阵营到全方位的合作伙伴——中欧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治理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欧关系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以来中欧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022-12-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仔细观察下图。促成图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外交环境的改善B.中美正式建交的推动
C.“文革”错误的纠正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22-04-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友好关系
B.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C.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D.世纪之交中国巩固与发展大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6 . "下面是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
A.新时期的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B.中国综合国力和地位的全面提升
C.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独立外交D.中国冲破两极格局开展新型外交
7 .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
1977年1989年1997年
政府间国际组织213752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716771163

A.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B.中国综合国力和地位的全面提升
C.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独立外交
D.中国冲破两极格局开展新型外交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1956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
建交国家数25495469878895

材料三   从1978年到1986年,中国国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大幅减少。与此相对应的是,基本建设投入、科教文卫投入、城市维护建设投入等财政支出大幅增长,10年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超过9%,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哪两项成就?
(2)材料二的图表数据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了哪一新局面?这一新局面与材料一的外交成就有什么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国家经费投入有什么变化?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0-01-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表明中国
1989年1997年
政府间国际组织3752
非政府国际组织6771163
A.外交趋于理性
B.综合国力提升
C.发展多边外交
D.冲破美国阻挠
10 . 【中美贸易】

材料一 1978年-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累计增长23.7倍,年均增长14.8%;2001年-2017年,16年内累计增长7.05倍,年均增长13.9%……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从221.28亿美元增至1298.94亿美元,累计增长487%,同期对全球出口累计增长123.1%。美国对华出口增速是对全球出口增速的4倍。美国从中国进口累计增长303.8%,是同期从全球进口累计增长101.7%的3倍,但远远不及对华出口增速。目前,波音飞机全球销量的25%在中国实现。中国市场占英特尔全球销量的30%,占高通全球销量的60%。通常情况是,欧洲企业要做大,必须拓展美国市场;美国企业要做大,必须拓展中国市场。

——摘编自何伟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红利惠全球》

材料二 中美贸易战打响,短期内最直接的牺牲品显然是美国在华企业,尤其是那些在中国拥有庞大市场的美国大型跨国公司……像苹果、微软、高通、通用汽车、耐克、宝洁、星巴克和可口可乐这样的美国大企业,中国市场的贡献在它们的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极大,而且还在日益增长。中美贸易战会将它们推到火线上去烤,令它们进退维谷。

——摘编自陈季冰《一文读懂中美贸易战双方筹码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进出口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中美贸易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