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中国府复照苏联政府,表示欢迎立即建立中苏两国的外交关系和互派大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蒙古等国政府相继来电表示愿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周恩来分别复电,欢迎立即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二 1946年,杜鲁门政府草拟了一份关于美苏关系的绝密报告,认为美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提出“一切在目前尚不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的国家,在他们反抗苏联的斗争中都应得到(美国)慷慨的援助和政治上的支持”。1967年,尼克松指出:“美国将来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1968年总统竞选期间,他又指出:“我们已到了美国必须重新估量它在世界上的作用和责任的时候了。”尼克松正式就任总统后,忙于处理越南和中东问题。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这一方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做出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调整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决定一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2020-02-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建立了一种亲密而又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这表明我国
A.加强与第三世界合作B.全面调整对外政策
C.开展多边的外交活动D.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3 . 根据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要求,中国军队于2018年9月22日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这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材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A.始终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方针
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4 . 新时期中国某外交战略“侧重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采用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下列中国外交史实中能体现该外交战略的是
A.“另起炉灶”
B.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C.“求同存异”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说:“如今,‘主义’已经失去活力……我们的目标是要清除掉外交政策中所有敏感的、情绪化的东西。”基辛格也说:“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据此判断美国
A.彻底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
B.有意改善中美关系
C.与中国已无意识形态分歧
D.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2019-03-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年来中国成功主办了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和“金砖国家”峰会,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突破,与东欧国家也奏响“中东欧外交协奏曲”。这些外交成果体现出新时期中国
A.积极推进全方位外交
B.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C.不结盟外交思维凸显
D.以现代化建设为外交准绳
7 .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节选

材料二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1949—1972》

材料三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1972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材料四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美国政府已在2018年4月3日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由于美国的301调查为单方认定结果,且这一措施明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严重侵犯中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享有的合法权益,威胁中方经济利益和安全,所以中国政府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启示。

8 . “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国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都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熊猫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的对象是苏联。
(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熊猫”成为国际关系变化的风向标。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理论基础,万隆会议也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起源。万隆会议的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上述三国加上印度尼西亚发起召开了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WTO和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东盟、APEC等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非盟、阿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中国多边外交的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覃辉银《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多边外交与不结盟运动的相同点。

10 . 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
C.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影响
D.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