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新增建交国数量统计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代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50年代12560
60年代11411
70年代12261513
A.“一边倒”政策推动了50年代与亚洲建交高潮B.八字方针政策调整促成了60年代中非建交高潮
C.中美关系改善直接影响了70年代中欧建交高潮D.全方位外交政策推动了70年代中国外交新高潮
2 . 下表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活动(部分)。这些活动反映出
时间外交活动
2016年4月22日中国领导人特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
2017年5月19日至20日中国政府参加叙利亚问题第六轮日内瓦和谈。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化解叙利亚危机,支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为早日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5月18日中国领导人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致辞中,正式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C.地区稳定得到大国推动D.人类健康意识得到提升
3 . 下表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活动(部分)。这些活动反映出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C.地区稳定得到大国推动D.人类健康意识得到提升
2022-01-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49—197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年份总额进口出口进出口差额
1949412120—1
1954844440—4
195914971787
196497425513
1969107476013
1974292152139—13
1979454243211—32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凸显B.持续逆差降低人民生活水平
C.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序推进D.外交空间拓展利于经济发展
2021-07-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49—200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与80年代以来建交国家数量增加相关的是,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奉行对外开放与不结盟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
6 . 下表为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针等的调整情况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当时中国
时间外交方针、原则、政策或策略
1949—1955年确定“一边倒”等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6—1968年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外交战略,即依靠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
1969—1978年外交策略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策略,“一条线”指从中国出发,经过日本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经过中东到欧洲,最后到美国;“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或地区
A.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B.以反对美苏争霸作为根本出发点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渐被革命外交替代
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 . 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
B.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
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
D.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
8 . 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表,影响四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关系
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国际格局的走向
B.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的角逐
D.政治领袖的智慧

9 . 20世纪,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谱写了一部民族复兴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历史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学者描述
龚书铎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冲及在人们对旧政府的普遍愤怒中,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了,美、法所代表的共和政体为许多人所憧憬。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正是在1942年抗战期间,列强取消了百年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可以抬头立足于世界……八年的辛酸和血泪,日本人用火光和死亡,为中国人铸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有许多悲壮的事迹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2)举出两例“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的史实。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3)以上图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写照。写出其中一个你熟知的事件名称及其历史影响。

10 . 1969年8月14日,尼克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发下表篇讲话。基辛格对此讲话评论说:“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尼克松的这一讲话
A.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B.释放了改善中美关系信号
C.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D.促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