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从20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转变为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的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且从1978年起,中国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经社会派出了常驻代表;1979年,中国正式参加了世界粮食计划署。据此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     
A.外交政策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B.缓和了同周边国家的矛盾
C.实行多边外交以适应国家发展D.拉开了与西方往来的序幕
2 . 在2004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60届会议上,中国第11次挫败西方一些国家的反华议案,在支持中国的28票中,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占26票,其中亚洲10国,非洲15国,拉美1国,其他两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B.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密切
C.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孤立D.被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可
3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一边倒”、“一条线”、“一大片”
D.“反霸权”、“全方位”、“不结盟”
2022-04-02更新 | 1394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 6月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了“上海精神”旨在
A.推动成员国加强国际合作B.推动中俄两国军事结盟
C.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D.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抗衡
2022-02-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 70年代初,苏联《真理报》发表评论,称几天前的中美最高级会晤“具有反苏特征”,指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同北京成交”而“牺牲了越南人民”。中美这次“最高级会晤”
A.决定了中国重返联合国B.推动中日关系走向正常
C.正式建立中美外交关系D.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
2022-02-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这一声明的发表
A.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B.意味着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表明美国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D.反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增强
7 . 1993年,江泽民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6年,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加强合作,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这些从侧面反映出,中国
A.主要致力于同发展中国家合作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C.国际上的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国D.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8 . 1978年后,中国对世界局势的认识转向“和平与发展”上,在此认识指导下提出构建一个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相互借鉴、安全上相互信任的“和谐世界”国际新秩序的诉求。这一“诉求”
A.表明中国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B.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C.说明不结盟运动得到深入发展D.助推了新型国家关系的建立
9 .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它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0 .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
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到1989年到1997年
政府间国际组织213752
非政府国际组织716771163

A.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逐步淡化
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
C.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多边外交
D.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