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非洲与中国的交往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中非双方在20世纪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领域所作努力的一部分。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表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升为双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从而使中非关系成为推动中非双方实现各自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动力

2000年以来,中非关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政治与外交层面,经贸合作更成为新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核心动力,贸易总额跳跃性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中非关系演变的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依旧是从他所习惯的统战思维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外交新政策。不过,由于这一新政策(“和平共处”)所追求的和平任务相当艰巨,在周恩来的努力下,新中国政府所做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的尝试,也是相当深入的……让一直以来极度恐惧“赤祸”蔓延的东南亚和南亚不少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开始对新中国利目相看,也因此明显地改善了新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

——摘编自杨奎松《新中国的革命外交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经过战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毛泽东、周恩来审时度势,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及时对外交工作做出富有远见和胆略的重大决策,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使我国的对外事务出现良好的转机,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局势转变关键性的一环,是中国同美国关系的缓和。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在新中国30年的对外关系历史中,虽然也有过干扰和失误,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在对待各种不同国际力量的战略划分方面,对各种国际力量所制定的政策方面,处理大的国际事件方面,遵循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原则,独立自主地处理国际事务方面,基本上说是正确的,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摘编自黄安余《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2020-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商周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