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时期外交理念
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
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21世纪初“和谐世界"
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政策不受意识形态干扰B.目的在于维护世界和平
C.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2 .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参与联合国的行动B.创立亚太经和组织
C.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外交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2020-11-12更新 | 573次组卷 | 23卷引用:湘赣皖长郡十五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下列几幅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①“五星红旗在联合国飘扬”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有何意义?
(2)请给图②加一个合适的标题;按照时间先后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排序。
(3)图③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020-11-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2017年,解放军进驻非洲吉布提保障基地。这是我国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它将更好地履行起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以及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等国际义务。材料表明当代中国外交
A.促进新型区域合作B.从“防”向“攻”转变C.成为国际交往典范D.倡导维护世界和平
6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如下表)。这三场外交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国
A.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两权的局面
B.和平合作,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
D.开放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间的交流
7 . 周恩来向一位友人表示:“那天联合国的表决完全出乎意料....我们没有派一个人去联大活动,而且提案国是由地中海两岸的两个国家带头的。’表决“出乎意料”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国力已衰弱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在联大的积极活动D.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2020-09-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逐步加入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机制之中。经费支持和人员训练能力有限严重制约着中国参与的水平。另外,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职权和范围的明显扩大,增强了其自身定位的模糊性和影响的多面性,需要中国迅速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问题的能力,在多种力量的汇集和利益的碰撞中寻求平衡。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维和行动,不仅是中国作为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中国的国际联系利益增多的必然要求,并为中国更深入融入国际安全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参与中求安全、求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仍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国尤其如此。

——摘编自唐永胜《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9 .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2020-08-18更新 | 197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省开远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二: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则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当时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
(2)近代不平等条约签订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呈现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用期与外交转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个周期的起点1919年、1949年、1979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抗战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20-08-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