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72—1989年中美关系研究历史简表。

利益国家和评估核心
利益一
核心
利益二
核心
利益三
核心
利益四
美国国家安全经济繁荣价值观优越性全球利益
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政治利益
评估一致:苏联的战略扩张对中美构成最大安全威胁一致:中国对美国开放使双方互利共赢意识形态兼容、领土主权(即台湾问题)部分存在分歧中美战略合作与美国维护全球地位具有兼容性

——据王浩《利益、认知、互动:中美关系演进的动因探析》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材料,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又将与战略物资有关的技术资料列入禁运范围,拉开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遏制战略的帷幕。1949 年末至1952年8月,“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以下简称巴统)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美国的管制水平严于巴统,“中国委员会”的管制水平更严于巴统。在杜鲁门政府看来,苏联经济是战争经济。从整体上来看,苏联集团的经济属于“资本短缺”类型。特别是缺少资本货物、经营和工程技术人员。同苏联相比,中国更加落后。美国决策者还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倘若没有美国的抵制,“中国就能征服整个东南亚”。对亚洲其他国家来说,“主要而且直接地威胁”不是来自苏联,而是来自“中国的进攻态势和正在增长的军事力量”。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遇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材料二   中国从美国购买技术专利和成套技术设备的发展动态表

(单位:百万美元)


----摘编自孙海顺: 《从美国对外技术转让的特点看中国的技术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经济遏制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此种特点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变化的背景,并说明中国高技术引进和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2020-06-18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翰逊政府主张政治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存在的政权,与中国行除战略物资外的贸易往来。由此可见
A.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机已经成熟B.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
C.中美关系开始从对抗走向合作D.美国奉行孤立中国的政策松动
2020-03-0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届高三3月线上质检文综历史试题
4 .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D.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式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1978~2012年,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相比于前30年,这一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中国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不结盟思想深入人心
6 .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金门。据此可知
A.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
B.中美达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
C.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D.美国外交政策决定两岸关系走向
2019-03-12更新 | 231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出,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
A.政府主导注重实效
B.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
8 . 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1)结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两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019-01-3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9 . 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19-01-30更新 | 40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届福建南平顺昌县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10 .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一条线”的外交战略表明当时
A.中美外交利益趋于一致
B.中美建交推动中欧关系改善
C.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D.中国成为多极格局的重要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