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历史教授章百家认为:在新中国第一阶段的外交中,关于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主张和平共处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坚决同“帝、修、反”斗争的观点,其结果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日趋激进,直到70年代初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得以改变B.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C.国际格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D.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2021-09-27更新 | 1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2期)-专题05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对外关系
2 . 总统尼克松曾说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说明当时
A.多极化趋势进入新时代B.中美力量对比转变开启新时代
C.中美建交后开创新时代D.中国外交政策成熟走进新时代
3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中苏边界冲突发生后,中国对于战争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所以当美国表现出与中国展开战略合作的意愿时,中国便走上了联美抗苏的道路,这也使得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中国外交战略的这一转变
A.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B.弱化了国家利益中意识形态因素
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D.加速了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进程
2022-01-01更新 | 792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4 . 2013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出席,规格之高十分罕见,“周边”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最热词汇。专家分析,该会议传达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这一行为
A.表明中国周边环境有不断恶化的趋势B.表明发展周边关系是国家工作的重心
C.展示了“求同存异”方针的丰硕成果D.表明了中国睦邻友好外交进一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关于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日期封面
1950年12月11日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1954年5月10日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
1972年3月6日封面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
1979年1月1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①建国初期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具有浓厚的反华反共色彩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积极报道主要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
③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影响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A.①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③④
2021-02-06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话题04大国外交
7 . 国际体系是描述国际关系整体发展状况的概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实现国际体系观的历史性转变并加快参与国际体系步伐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国际体系观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A.重新认识时代主题准确把握世界趋势。
B.在和平共处原则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C.韬光养晦培养大国风范并应对安全威胁
D.关心人类的共同命运坚持理想主义外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86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认为,大规模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当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正式确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认识。这一认识
A.缘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生活在真空中,所以国际环境的变化与每个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对外关系息息相关。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的70年间,中国外交与国际环境的互动是双向的,中国外交既受制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同时中国外交本身也推动了国际环境的变化。

——摘编自王健、顾炜《新中国外交70年的国际环境变化:分期、演变和动力》

材料二   1982年,邓小平在致十二大开幕词时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198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摘编自凌胜利《中国为什么不结盟?》


(1)结合改革开放前的两则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来中国实行的具体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