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面是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表格说明我国
国家建交年月国家建交年月国家建交年月国家建交年月国家建交年月
意大利1970年11月奥地利1971年5月比利时1971年10月冰岛1971年12月希腊1972年6月
联邦德国1972年10月卢森堡1972年11月西班牙1973年3月葡萄牙1979年2月爱尔兰1979年6月

A.与西方外交取得重大突破B.开放与外交同步发展
C.外交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D.无敌国外交理念形成
2021-10-2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列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些外交讲话。据此可知
时间事件讲话提要时间事件讲话提要
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在伊胡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4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17年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2015年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8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演讲“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A.增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政策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2022-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前期,英国首相希思对英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他试图以英美“天然关系”取代英美“特殊关系”,以利英国加入欧共体,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欧共体发展为独立实体,通过建构平衡的欧美关系令英国“两头受益”。由于这一时期美欧关系日趋紧张以及美国对维护其联盟霸主地位的坚定决心和尼克松一基辛格外交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等原因,希思虽成功引领英国加入欧共体,却在两次“尼克松冲击波”“欧洲年”与中东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上与美国发生冲突。受困于对美国的全方位依赖,希思最终不得不进行战略撤退,英美“特殊关系”得以再度复兴。“天然关系”是一种极具灵活性与弹性色彩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它反映出一个中等强国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与努力。

——摘编自梁军《爱德华·希思对大西洋联盟政策的调整与英美关系重构》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战略呈现出“不变”与“变”的交织,下表列举了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四个阶段。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中国的外交战略
阶段目标表现
美苏争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联苏反美“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显现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
新兴力量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条线(从美国到日本等国),一大片(线外国家)”
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局面形成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等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英美关系的变化,并简评英国构建英美“天然关系”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不变”与“变”,并说明“变”的主要依据。
4 . 202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事件
19711025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
1974410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他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198911中国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这是中国第一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1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派遣15名民事警察。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3522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通过第1483号决议,同意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长达13年的制裁
2015724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发布《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并协助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千年发展目标
201592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
202110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

——摘编自《新中国重返联合国50年都做了哪些大事?》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对中国的六次重大战略误判。

第一次误判国民党能赢得中国
第二次误判中国人不敢出兵朝鲜
第三次误判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
第四次误判“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
第五次误判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
第六次误判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

——摘编自刘明福《决策与信息——美国对华决策的六次误判》


根据材料,任选美国对华决策的一次误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合理.论证有力,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下表所示为《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证》(单位:亿美元)。它反映了
年份2000年2006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中国对中亚出口额7.752.3165.3185.8213
中国对中亚进口额10.535135.8210.2246.4

A.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呈上升趋势
B.“一带一路”主导的金融合作效果良好
C.上海合作组织倡导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D.多边贸易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2021-10-2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中的变化反映出
A.中国经济地位不断提升B.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C.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D.第三世界力量的强势崛起
2021-03-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1965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关于中国的提议(部分)这些提议(     
A.说明美国调整对华关系的紧迫性B.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符合双方利益
C.缘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D.促进了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
2022-0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新中国建交情况统计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
A.中美关系改善开创外交新局面B.“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停滞不前
C.建国初多边外交取得显著成就D.八十年代后中国外交形势下滑
2021-04-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间与新中国建交国家
1970年之前共44个
1970年共49个
1971年共64个
1972年共82个

A.国际影响力提高B.经济发展迅速
C.与邻国联系加强D.侧重反霸维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