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D.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
2021-08-05更新 | 14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握手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的交流方式,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国家之间的交往赋予了这个动作更丰富的内涵。上面两幅照片是中美领导人的两次握手的历史见证。从中任选一幅,为其撰写解说词。(要求:围绕与照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报道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1-03-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十一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1979~1994年间,中国对外援助由此前“革命的人道主义援助”转变为“务实的人道主义援助”,总体规模收缩,且年平均援助资金只相当于1960年代中期的水平,但援助地域却明显扩大,不只局限于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援助内容则调整为主要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上述调整主要是基于,新时期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对外援助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
C.外交战略政策的重大调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 . 从1952年6月1日中日双方签署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定》开始,此后又陆续签订了三次民间贸易协议;岸信介内阁执政期间,日本政府提出“以贸易与政治承认脱离的方针努力扩大两国的贸易”;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后,一直面临“政冷经热”的尴尬局面。以上材料表明
A.经济全球化促使中日关系趋于缓和B.中日关系发展长期受制于美国
C.该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不统一D.中日民间的交往多过官方交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2~2013年,我国累计向联合国 30多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的欧债危机的挑战,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及其他全球经济治理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及财政金融政策。这些举动说明我国
A.走新型区域合作的道路B.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C.对外交往追求经济利益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