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法、日、意六国递交了照会,其内容:(1)对于其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通商口岸,或既得利益,不得干涉;(2)中国现行的约定税则,对于运往前述“势力范围”一切口岸之所有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其税款应由中国政府征收;(3)各国在其“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他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范围”内建筑、管理或经营的铁路,为他国公民或臣民运输的货物,应与为本国人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征收的铁路运费相等。该照会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认可。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的、支持美国的一票。美国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基本上在美国势力范围内的中国。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1969年1月,尼克松在就职美国总统的演说中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尼克松在第一个外交政策报告中说:“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1970年初,尼克松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摘编自(美)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中册,中译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照会递交的背景是什么?美国照会的内容与其他列强侵华比较侧重于哪方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对华政策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改变对华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01-1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外交】

材料一


材料二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外交发生深刻变革并取得伟大成就。这40多年,中国同世界体系与秩序的关系,经历了由对立者、挑战者、革命者到跟进者、参与者、贡献者的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总体布局: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为国与国交往开辟了新路径;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不确定性增多的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9~1979年中国外交形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