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建国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C.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方针
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2 . 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
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
B.说明了外交方向根本性转变
C.反映了意识形态影响的减弱
D.有利于调整并缓和中美关系
3 . 1954年,毛泽东在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会谈中指出,“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具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这反映了中印两国
A.属于不同阵营B.国家利益相同
C.具备合作基础D.互不干涉内政
4 . 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只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2018-05-18更新 | 399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历史
5 .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上对美国、苏联的盟国和与其接近的国家,或定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帮凶”,或视作“修正主义的伙伴”、“赫鲁晓夫的走狗”,推行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外交路线。有学者称之为“黑屋外交”。在当时,这种外交政策的推行
A.加剧了冷战的紧张程度
B.恶化了自身的处境和形象
C.有助于计划经济的实施
D.否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 . 1949年初,毛泽东会见苏共要员米高扬时,提出了我国处理外交问题的两个方案,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得到承认,并希望苏联首先予以承认;一个是一年之内不急于得到外国承认,如果外国政府宣布承认,也不拒绝,但暂不予以同意。当时的中共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其立足点是
A.维护中苏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B.以独立自主姿态处理对外关系
C.与国民政府屈辱外交划清界线D.为经济发展创造和平国际环境
8 . 1954年,中缅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同意这些原则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这些原则”是
A.同盟互助原则B.求同存异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原则
2021-06-0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新中国极简史》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秩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020-04-02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1953年11月5日,美国政府某文件指出:“美国在远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付势力强大并与西方国家为敌的共产党中国,应付中国与苏联的紧密联系而形成的新的力量格局。”美国的这一政策
A.导致中美关系开始恶化B.利于“一五”计划的推行
C.易加速中苏同盟的形成D.不利于中国外交空间的开拓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