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1950年—1956年,中国出口总额由5.5亿美元上升到16.5亿美元,进口总额由5.8亿美元上升到15.6亿美元。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新中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
B.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 .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隆会议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18-04-24更新 | 2333次组卷 | 64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
4 . 我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中国对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做法,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这段话主要强调
A.中国不谋求霸权,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B.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C.我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我国政府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2018-04-10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从1950年到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6 .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政策
7 . 据练计,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1950年仅为25%,1953年上升到76%。这一变化
A.是“一边倒”政策影响的结果B.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C.保证了“一五”计划顺利完成D.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和封锁
2018-02-06更新 | 7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
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睦邻友好
9 .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 . 1954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外宾时说:“中国、苏联、英国和其他各大国都靠拢些,也包括美国在内。希望美国也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美国这样的大国如果不要和平,我们就不得安宁,大家也不得安宁。”这表明
A.中国希望联合美国抗衡苏联的威胁
B.中国外交对意识形态有所突破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公认
D.中国外交的重点开始转向大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