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中美国情各异,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不同,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和而不同。”

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公报》

材料二   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中美《八一七公报》

材料三   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美国《与台湾关系法》

材料四   中方历来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愿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对此,不能动辄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对方、在战略判断上犯下根本性错误,那样只会损人害己、搞乱世界;而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多做换位思考、相互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始终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化解和管控分歧避免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扰。

——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转变,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建交公报”发表于哪一年?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分析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签署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4)综上,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谈谈你如何理解中国政府处理当前中美关系的做法。
2 . 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这一高度评价的史实是
①首倡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1955年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④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   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瞿秋白(1927年12月)

材料三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荨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摘编自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简要说明两国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当前我国政府应如何利用“包容”的历史传统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
2020-02-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辉煌联盟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外交上既充分维护了国家主权,又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在世界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其主要原因是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制定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坚持反对霸权主义
2020-02-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辉煌联盟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5 .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
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
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
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
6 . 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现代某一外交现象时指出:“它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极大地提高了新政权的国际地位;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这里的“它”是指
A.“一边倒”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政策
2020-01-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针等的调整情况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当时中国
时间外交方针、原则、政策或策略
1949—1955年确定“一边倒”等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6—1968年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外交战略,即依靠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
1969—1978年外交策略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策略,“一条线”指从中国出发,经过日本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经过中东到欧洲,最后到美国;“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或地区
A.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B.以反对美苏争霸作为根本出发点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渐被革命外交替代
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0-01-10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第七十届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将中国外交方针概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又有了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外交原则与方针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
A.采取“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交
B.新中国的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持久和平。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的探索尝试,苏联是不高兴的,它把中国的这次尝试看作是对苏联以及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地位的挑战。赫鲁晓夫利用中国希望合作的良机,连续提出了两项损害中国主权的建议,妄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一是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二是建立联合潜艇舰队。

——摘编自时映梅《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简析》

材料三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重申美国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美国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上海)——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的外交政策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及仍存在的分歧,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
10 . 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       )
A.源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认可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2019-12-27更新 | 63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