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能够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抗美援朝
C.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D.参加万隆会议
2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 . 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下列各项体现该理念的是
A.不结盟
B.开展多边外交
C.“一边倒”
D.改善中日关系
2018-01-03更新 | 202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A)历史试卷
4 .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新中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B.使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趋同
C.淡化了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
D.使周边国家不再对中国敌视和封锁
5 . 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联苏抗美;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联美抗苏;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
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6 .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8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重新提出“中间地带”理论,认为“帝国主义之间互相争夺殖民地,他们假借跟我们的矛盾来掩盖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调整对外关系的政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当时中国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主动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9 . 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2016-11-27更新 | 259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