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主张是(       
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D.不结盟
2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一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
2021-03-24更新 | 230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4 . 中国政府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高度重视周边外交,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提出和制定了“睦邻、安邦、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下列能体现“周边是首要”的相关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非国际关系学者谢尔顿强调说:它从诞生起一直在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在如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文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6 .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21-01-27更新 | 213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在某外交思想指导下,中印友好之风吹遍了两国广袤大地。中缅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该思想还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个思想是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021-01-2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4年以后,周边国家政府对中国的疑惧心理明显减少,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迅速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的政策开始被冲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一边倒”的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的主张
9 . 1954年,新中国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明显地表现出:当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 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 也绝不再被盟国越南拖入与美国的战争。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确立了世界五大国的地位B.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同盟关系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10 . 1949年,毛泽东强调,“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C.因实际的需要而随意改变D.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