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加以好好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了,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心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

——19492月毛泽东与米高扬的谈话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什么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政策?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总体原则。
2021-08-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2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953年,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两国应根据互相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周恩来在同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________的广泛承认。
2021-08-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3 . 观察下列图文资料,如果为其拟定主题,下列最合适的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侧重点为邻国
B.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实践
C.经济崛起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美苏争霸与新中国的外交理念
2021-05-14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4 . 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道:“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该论述基调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求同存异”
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6 .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2019-01-30更新 | 2929次组卷 | 57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