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强调:“我们主张,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B.确立于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C.在国际社会中已被所有国家全部接受D.标志着西方对华遏制与孤立政策的失败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大变革需要有稳定的秩序,力求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的周边环境;坚持独立自主、排除任何外来干预,以便集中力量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

材料: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变化一览表(部分)

时间外交方针、政策主要内容
194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5“求同存异”方针主张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亚非国家求同和团结,中国在坚守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亚非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70年代一条线、大片为对付苏联,建立一个最为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是反霸的主力;第二世界(发达国家)是争取和联合的力量;在反对美苏争霸时,为了集中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美国成为一支可以利用乃至联合的力量。
1982对外开放、不结盟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对于一切国际问题,中国将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
时间国家时间国家
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59年苏丹、几内亚
1957年斯里兰卡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A.“一边倒”政策取得丰硕成果B.中国加强与不结盟运动合作
C.中国与西方国家出现建交高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贯彻
4 .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区分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C.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D.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由此可知“一边倒”
A.保证了中国外交的独立性
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
C.表明中国对国际局势的态度
D.强化了意识形态的外交
2019-05-09更新 | 27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5月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6 . 下图是《人民日报》不同历史时期与援助有关的报道的占比柱状图。以下解读合理的是

A.60年代报道情况可能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
B.70年代外国援华报道变化受中美建交的影响
C.80年代的变化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
D.从整体上看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
7 . 194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南迁广州,要求各国大使馆随迁,除苏联随迁外,美国及其他国家均留南京,等待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对上述现象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政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对中国局势的发展也非常谨慎。似乎是为了避免给人以莫斯科与中国共产党人共谋的形象,苏联继续把国民党人作为中国政府对待,当国民党人被逐出南京后,苏联大使与他们一道去广东。……和杜鲁门或艾德礼一样,他不愿意把冷战扩大到中国。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50年代苏联给中国贷款的统计(部分)单位:亿(旧卢布)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0 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国际条约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态度谨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援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特点。
2017-12-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中外历史部分重大事件简表。

时间中国亚洲欧美
1945-1950年抗战胜利,重庆谈判(1945年);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1945年);朝鲜正式分裂(1948年);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雅尔塔协定》签订;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出台,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年);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德国正式分裂,北约成立(1949年)
1951-1955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1951年);日内瓦会议,签订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1954年);亚非万隆会议召开(1955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签订(1953年);苏、美、英、法四国与柏林外长会议(1954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华约”成立(1955年)
1956-1960年社会主义改造成(1956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苏联撤回全部援华专家(1960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1956-1957);老挝抗美救国战争(1959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1956年);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年);古巴革命胜利(1959年);《苏古联合公报》发表
1961-1964年首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中苏论战(1962-1964年);抗美援越中、苏、美、英等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次年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民主德国修建“柏林墙”(1961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