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是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的新兴国家。成立之初,中国的决策者运用“革命思维”的眼光去观察外部环境和国际形势,寻找国际舞台上的“敌人”和“朋友”,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对外方针和策略。20世纪70年代后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用“建设思维”“发展思维”审视世界和研判外部环境、国际形势,在国际社会中尽可能多地争取朋友,重塑了中国的利益观。中国外交政策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新境界。

——摘编自刘建飞《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新中国的外交”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1-13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通过艺术团出国演出、文化人士互访、围棋交流等形式主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此外,新中国还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画展等各种国际文化活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这些举措(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C.受制于两极格局的政治环境D.拓展了走向世界的外交路径
2023-01-12更新 | 52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福建·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如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194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部分)
国名建交时间国名建交时间
苏联10月3日朝鲜10月6日
保加利亚10月4日波兰10月7日
罗马尼亚10月5日蒙古10月16日
匈牙利10月6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月27日
捷克斯洛伐克10月6日阿尔巴尼亚11月23日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坚持“求同存异”方针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重大事务
2022-12-15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乙卷)
4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并与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建立联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     
A.冲破了美国的孤立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
C.外交策略灵活务实D.积极开展革命外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拓展了民间外交的新空间
C.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孤立D.旨在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2022-08-17更新 | 146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7 . 1952年,中国首次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电影放映活动,放映了《中华儿女》《白毛女》《赵一曼》等七部影片。1953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国电影周”,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光荣,我们争取和平道路上的朋友与同盟”。新中国此举有助于
A.改善外交环境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宣传“双百”方针D.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8 .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为了和平和建设的利益,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我们相信,这一点,总有一天会做到的。”这反映出
A.美国开始寻求改善对华关系B.我国试图打破中美关系僵局
C.当时国际形势已经走向缓和D.中美都面临来自苏联的压力
2022-03-20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01
9 . 2014年,习近平在某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说:“该原则生动反快了联合国究章的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该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据此可知,“该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人民民主原则
C.一个中国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
2022-01-12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一边倒”,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太刺激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毛泽东意在
A.强调对帝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B.反对民主人士的外交策略
C.论证“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D.说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