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图)。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外交方针的实施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一边倒
2021-06-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49―1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示意图


——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93―2014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及分布地区示意图


注:除国事访问之外,参加具有多边外交(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程质的出访法59次。

——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


(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图中“出访次数”偏少的成因。
(2)概括指出材料二图中我国国家元首出访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早期留美的容闳提议,经曾国藩、李鸿章奏请慈禧批准从全国选招的留学幼童,于1872年至1875年分四批赴美后,拟先读中学,再进大学。为避同学嘲弄,有人剪掉了辫子,改长袍马褂为西装,见师长羞于跪叩,还有人随房东去基督教堂,惹怒了“选带幼童出洋肄业局”正监督吴嘉善和驻美公使陈兰彬,他们认为学生离经叛道,不读儒书,目无师长,沾染恶习,有以夷变夏之险。不顾容闳的反对,1881年奏请慈禧批准撤回全部幼童,遣送回国,并关押起来,最后不问所学而分配到全国各地。尽管这批归国少年有不少以后成为晚清民初的优秀人才,那并非初衷。

——摘编自屈秩著《留学制度的演变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

材料二   教育部系统1951-1965年留苏学生人数示意图


——摘编自周尚文著《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政府撤回留学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国留苏学生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4 . 观察下面“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了(  )
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发展
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2019-07-25更新 | 32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西藏区林芝市高二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6 . 下面是1960年至1969年,外国在我国领馆以及我国在国外设立领馆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① 我国外交环境日益恶化
②“左倾”错误影响外交工作
③西方国家对华均推行政治封锁
④“求同存异”方针没有得到亚非国家认可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7 . 下图为某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A.我国得到欧洲普遍承认
B.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辉煌
C.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
D.意识形态分歧影响我国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