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确立中外建交新基础——坚决断绝和台湾国民党残余势力关系;平等友善对待新中国;恪守彼此尊重领土完整及主权独立之原则。该“基础”反映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B.“另起炉灶”方针的提出
C.美国封锁中国政策破产D.中国成为独立民族国家
2 . 《吴建民谈外交》一书在评价新中国初期的某项外交方针政策时,称它“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接受”,是“外交上的精彩华章”。下列关于该方针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因朝鲜战争结束和国内建设需要提出
B.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这一构想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推动我国与亚非国家建交高潮的到来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49―1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示意图


——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93―2014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及分布地区示意图


注:除国事访问之外,参加具有多边外交(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程质的出访法59次。

——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


(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图中“出访次数”偏少的成因。
(2)概括指出材料二图中我国国家元首出访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4 .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由此可见
时期外交理念
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
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21世纪初“和谐世界”
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B.政策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C.目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新中国外交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2020-05-13更新 | 55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1950年1月,毛泽东在与苏联方面会谈时指出,签订中苏新条约将得到中国国内各方面的拥护,同时有利于处理旧中国与帝国主义订立的条约。他同时指出在新条约中应反映两国间“完全新型的关系”。由此可知,毛泽东
A.提出了“一边倒”外交策略B.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希望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
2020-05-06更新 | 5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联考历史试题
6 .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20-04-23更新 | 22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一中高三10月段测历史试卷
7 . 有人总结说,中国外交是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20世纪60年代“反两霸”,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20世纪80年代后 “全方位”。这体现了中国外交(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以联合国为中心
C.以非集团化为特点D.以意识形态为指导
8 .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奉行“另起炉灶”方针B.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9 . 1950年1月,已对中苏谈判有了把握的毛泽东就与英国的谈判方针问题致电刘少奇:“对英国答复则应当拖一下。外交部的同志们不了解拖一下的作用,认为‘陷入僵局’,这是不对的,这里并没有什么僵局,主动权完全握在我们手中。”当时中国对英谈判“应当拖一下”(        )
A.反映了新中国外交陷入困境B.旨在防范英国干涉中国内政
C.说明新中国世界影响力增强D.是既定外交方针的必然要求
10 . 《司徒雷登回忆录》中写道:“由西方人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燕京大学最近也给关闭了,燕大的外国教员全部被迫离开了。”这体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