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与世界变局相互激荡;当前,世界又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一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丧失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材料二 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五强控制的和会最终决定由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

材料三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材料五 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发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声音。中国致力于亚投行的快速扩员、“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充分说明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造成清王朝在外交上不断丧权辱国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诉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所引发的“爱国群众运动”,以及中国外交代表团的最终决定。
(3)结合材料三指出:这里的“原则”指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原则有何重大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什么?
(5)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所提出的国际关系新理念,以及相应的外交作为。
2022-02-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50年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电新中国政府,表示承认新中国,但由于建交谈判期间英国政府不愿完全割断同国民党集团的关系而在台湾继续保持领事,致使新中国政府最终决定不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说明当时中国外交
A.受制于意识形态的束缚B.将国家统一作为外交前提
C.无意改善与西方的关系D.坚持了“另起炉灶”方针
3 .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英国政府之所以顶住美国的压力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英国在华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而战后英国实力地位削弱,在国际竞争中居不利地位,通过承认新政权来保持在华既得利益与发展中英贸易是英国工党政府对华政策的优先考虑;其二,香港在战后英国远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控制中国大陆之后,要维持其稳定繁荣,离不开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作;其三,根据英国外交惯例,“如果一个政权得到大部分居民的认同,有效治理着一个国家,并有长远的前景,就应该予以承认”;其四,承认新中国不仅有助于把中国融入国际体制,削弱其孤立倾向并减少其对苏联外交和经济的依赖,而且有助于英国争取以印度为代表的主张承认新中国的亚洲舆论的支持。

——徐友珍《走向半外交关系:1950-1954年的中英建交谈判》

材料三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增……

——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

材料四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1)材料一表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
(2)据材料二,概要指出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70、80年代“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在世界范围参加重大外交活动。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③②①④B.④③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2019-11-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必修)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6 . 有学者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它”是指
A.“另起炉灶”政策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7 .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6-11-27更新 | 640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必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