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据统计,从1955年1月到1956年6月,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联系和交流。根据你的判断,这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A.周边国家和邻近国家B.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D.不结盟运动国家
2022-03-06更新 | 838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我国基本形成了“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这一政策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三大改造的推进B.国际环境的变化C.中苏关系的发展D.外交政策的成熟
3 . 据下表可知,当时我国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国际会议(组织、公约)情况
中国参加的国际会议(组织、公约)特点
1949年11-12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1950年5月,中国宣布加入万国邮政联盟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组织
1952年,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公约
A.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打破了“一边倒”方针的束缚
C.外交政策原则性灵活性并存D.积极为加入联合国做准备
4 .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全方位外交新思路的影响B.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C.与美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D.美国对华经济封锁政策破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4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驱逐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最终狼狈逃走。这显示出
A.帝国主义国家从此放弃了对中国侵略
B.新中国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行径
C.国民党政府实行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
D.中共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
2021-05-21更新 | 39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滨河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49年10月到12月间,中国先后同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到建国一周年时,包括印度、瑞典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总计已有19国。这表明新中国
A.坚守“一边倒”的方针B.基本消除帝国主义敌视
C.努力营造有利外部环境D.积极维护世界大国形象
7 . 南非国际关系学者谢尔顿强调说:它从诞生起一直在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在如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文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8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
2021-02-02更新 | 407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历史试卷
9 . 有学者将新中国外交形成过程中(1949-1954)的特征描述为: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受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内向性”(即其决策受国内政治的影响)和过渡性(即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以下外交政策或原则最符合“过渡性”特征的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时候,电告中共中央:“在准备对苏贸易条约时应从统筹全局的观点出发,苏联当然是第一位,但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美等国做生意,其范围和数量要有一个大概的计算。”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摒弃意识形态的偏见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实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