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956——1962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一般仅占来华外籍游客总人数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 8.8%。1963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现
C.旅游业开发缓和了国际关系D.中国外交路线和政策的调整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放弃.一边倒,方针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
2023-11-11更新 | 825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难点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3 . 1959年中印边界爆发冲突,苏联政府在声明中含糊地表示遗憾。1962年10月,苏联在《真理报》社论中称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认为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这种转变(     
A.源于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B.得益于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兴起
C.表明苏联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映冷战局势影响苏联对华政策
2023-05-25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1963年年底到1964年年初,周恩来出访非洲十国。此次非洲之行发表的公报显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议题主要为苏、美、英三国签署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7月)、中印边界冲突、中法建交等。这反映出,此时的中国外交(     
A.服务国内经济建设B.以团结第三世界为宗旨
C.突破意识形态束缚D.积极应对国际局势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1954年8-9月法国公共舆论研究院进行的民意调查,在受访的法国民众中,43%的人认为法国政府应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比1950年2月的调查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的出现得益于(     
A.法国与美国对抗的加剧B.经济复苏提升了法国的经济实力
C.西欧各国要求外交独立D.中国在国际外交领域的良好表现
2023-03-04更新 | 1150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9 选择题(查补能力·提升练)-【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列关于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成就的表述,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实结论
A建国初期提出“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意识形态束缚,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形成
D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成为中国外交首要任务
A.AB.BC.CD.D
2023-02-13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周年热点09 日内瓦会议7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通过艺术团出国演出、文化人士互访、围棋交流等形式主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此外,新中国还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画展等各种国际文化活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这些举措(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C.受制于两极格局的政治环境D.拓展了走向世界的外交路径
2023-01-12更新 | 526次组卷 | 8卷引用:热点03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 谱写复兴华章(热点专练)-【热点聚焦】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根据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计量分析,1950年至1952年之间,“帝国主义”的词汇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当时(     
A.“一边倒”方针被废止B.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C.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9 .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下图)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国兵营地产,并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法国和荷兰前领事企图以过去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由拖延,但在中国政府的严正催促下不得不归还。这主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0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并与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建立联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     
A.冲破了美国的孤立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
C.外交策略灵活务实D.积极开展革命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