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许多舆论质疑,中国重视讲述中国故事。如对鞍钢故事的报道,使鞍钢建设成为全国建设的缩影,为全世界所关注;通过援建坦桑尼亚一赞比亚铁路展示中国建设成就等。这些中国故事最深远的影响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舆论封锁B.确立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C.发挥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D.鼓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2 . 1949年10~12月,中国先后同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建国一周年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总计达到19国。这表明新中国
A.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敌视B.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努力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D.积极塑造世界大国形象
2022-01-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21年3月,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到:“中印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威胁和对手。我们双方应该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早在1953年,周恩来就提出指导中印关系的重要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准则是
A.独立自主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一个中国原则
4 . 如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2021-12-27更新 | 4841次组卷 | 4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颁布,纠正了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指出要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B.调整了对苏联的外交政策
C.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D.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多次对亚非拉的朋友说:“中国人民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看作是自己的胜利,并对他们的一切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给以热烈的同情和支持。”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B.打破了外交孤立局面
C.重视团结第三世界国家D.致力于谋求地区和平
7 . 1951年夏,中央办公厅指示江西省委烧制一套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浒故事瓷盘”10只作为国礼赠送斯大林。为了更充分表达中方的深刻用意,又决定增加“替天行道”楷书跋尾盘等2只。中央此举意在
A.展示中国制瓷工艺的高超技术B.彰显社会主义阵营的向心力
C.巩固中苏牢不可破的革命情谊D.争取苏联对抗美援朝的支持
2021-07-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9年4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驱逐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最终狼狈逃走。这显示出
A.帝国主义国家从此放弃了对中国侵略
B.新中国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行径
C.国民党政府实行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
D.中共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
2021-05-21更新 | 38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建国初期,为了突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以及争取国际支持来 加快经济建设,人民政府采取了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 贸易的举措。这一举措
A.突破了 “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束缚B.是对“一边倒”方针的灵活变通
C.试图建设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D.重视发展独立自主多边外交关系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斯大林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建议你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争取苏联援助以打破西方封锁
B.追随和配合苏联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不再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2021-03-27更新 | 69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