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根据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计量分析,1950年至1952年之间,“帝国主义”的词汇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当时(     
A.“一边倒”方针被废止B.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C.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 . 20世纪 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的“这些原则”是指(     
A.人民民主原则B.“求同存异”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 分析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因素有(     

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切合法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努力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战略。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把握国际形势
③始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周恩来在阐述新中国初期的一项外交方针时,曾评价它“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据此可知这一方针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2-12-1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阵营兄弟党、兄弟国家互动频繁,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很少发生官方联系,意识形态亲疏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标准。中苏两党的关系带动两国关系发展,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建。除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外,中国共产党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互动频繁,与非洲国家往来密切。不管是中国周边安全,还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实现。新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党际关系服务经济目标。一切对外工作围绕国家利益展开。这一时期,政党外交中意识形态以服务国家利益为目标,二者呈现出正向关系。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大转变中,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历史,总结其中历史经验教训,对夯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构建、推进新时期政党外交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胜刚《新中国政党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政党外交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政党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启示。
2022-12-10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方针与成就
①新中国按照____方针,先后与____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②按照“____”和“____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____
②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____
2022-12-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7 .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下图)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国兵营地产,并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法国和荷兰前领事企图以过去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由拖延,但在中国政府的严正催促下不得不归还。这主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月至8月,在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莫斯科期间,中共直接以书面形式提出了如何处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议题。在给斯大林的书面报告中,刘少奇提出了三种方案:一是继承旧约;二是重订新约;三是暂时维持条约的原状,在适当的时机重新加以签订。斯大林也表示:“新中国一成立,苏联就立即承认,1945年签订的中苏条约是不平等的,因为那时是与国民党打交道,不能不如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指出订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原望和结果》

材料二   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如通过“巴黎渠道“罗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美中关系的信息,继之以基辛格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导演“乒乓外交”,等等。美中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1972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

——摘编自刘家钦《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9 . 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材料二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实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梦外交”在十八大后“向领舞跨进”的具体表现。谈谈综合国力与外交间的关系。
2022-12-03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1954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同印度总理谈话时指出:“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在双方领导人的共同倡议下,中印两国签订了友好合作协定。这反映出新中国(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联合新兴民族国家抗衡美国
C.打开了外交领域新局面D.逐步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