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9 道试题
1 . 电视剧《外交风云》细数新中国外交峥嵘历程和光辉岁月,全方位地展现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外交风云”中留下的下列重要而珍贵镜头,从一个侧面说明新中国
A.外交原则的适时调整B.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C.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D.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2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马上终止了斯大林对西方的进攻性政策,并开始劝告,尝试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中共中央接过莫斯科提出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周恩来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迅速增多,中国代表开始出现在各种亚非国家会议上,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开始被冲破。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与基辛格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毛泽东说:过去中美两国是敌人,现在是朋友,而苏联对欧亚两洲的威胁现在不仅存在,并且还在增长。今天我们应当搞一条横线,从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到土耳其和欧洲,这样“可以共同对付一个混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材料三: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

——《邓小平文选》《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1)依据材料一,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由敌人变成朋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说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新思路?
(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任举一例说明其外交实践。
2019-12-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某外交方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新中国与邻近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所遵循的原则。这一外交方针政策是
A.“另起炉灶”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全方位”外交
4 . 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A.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国际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2019-12-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首次体现我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不结盟”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2019-12-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军事方面,“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者措施。”2.政治方面,“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3.经济文化方面,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潘正祥《从同盟到对抗——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

材料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社会制度方面,说明中国愿与苏联结盟的背景。
(2)据材料二及所学,归纳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并指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7 . 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交家,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三:“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更确切地说,开放是改革的必要条件”。资中筠认为,如果没有开放,我们关起门来是无法实行改革的。人们总是说“改革开放”,但不如说“开放改革”。而对外开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美国的开放。在中国开放改革的进程中,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作用。

——童桐《写在中美建交及邓小平访美30周年之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什么“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扬的外交准则?这一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准则的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事件有哪些?
8 . 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国际局势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世界格局?为此提出何种外交方针?在吸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果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新的人民民主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做出了怎样的战略调整?有何表现?对中国有何影响?
(3)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着怎样的剧变?主要原因是什么?
(4)21世纪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9-12-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对外举措“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这一举措的内涵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不结盟和不称霸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 1946年,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毛泽东首次提出“中间地带”的理论,认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1949年,毛泽东强调了两大阵营理论。1954年,毛泽东重新提出一度被放弃的“中间地带”理论。重提“中间地带”理论(  )
A.顺应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B.表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
C.外交政策已超越意识形态D.有利于拓展外交新局面
2019-12-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