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图作为中苏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

苏联油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0年)》
A.是研究中苏建交的第一手资料
B.真实还原了签约现场的细节
C.用于印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艺术再现了中苏的友好关系
2021-09-08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史部分)-课时练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 . 下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建交国家数量表。针对这一现状,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年份(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个)
194910
19509
19511
19520
19530

A.突破美苏两极格局的束缚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展与不结盟国家的关系D.密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A.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2021-09-04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4 . 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A.深受大国关系变动的影响B.说明亚非万隆会议的影响深远
C.体现了中国多边外交成果D.表明中国外交摆脱了冷战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宣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B.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
C.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D.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6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岳麓版2018届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技能篇第1课选择题解题技巧(练习)
7 .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从西方国家引进一些化纤、化工、石油、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等方面的设备和技术,从1960年到1966年,共计用外汇2.8亿美元。这一现象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化建设已开始B.已经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C.外交政策发生转变D.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8 .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21-01-27更新 | 213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周末检测一学生用9-7
9 . 1954年,新中国在日内瓦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说明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2020-12-28更新 | 1911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
2020-11-18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