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贵州省大方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由于其没有真正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决定暂不解决与之建交的问题。这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合法性。1950年,美国操纵五届联大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我国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也有利于祖国统一。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2020-07-0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北师大遵义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       )
A.源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认可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2019-12-27更新 | 63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下西洋和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2019-10-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这一外交思想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B.有助于新中国进行政权建设
C.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体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019-10-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并特别指出:“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B.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
C.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D.积极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2019-09-08更新 | 541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
2019-08-24更新 | 284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里的“它”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0 .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也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关系。对“另起炉灶”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B.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D.实现了国与国间完全平等
2019-08-20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