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2-03-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2 . 下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建交国家数量表。针对这一现状,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致力于发展全方位外交
C.彻底放弃“一边倒”的方针D.积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2021-12-12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2届高三10月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最近热播的电影《长津湖》是抗美援朝的一次关键战役。有学者认为,“在朝鲜战争中,战场的形势很难用中朝方胜利而美方失败来形容,中国领导人虽然赢得了广大新独立国家甚至有力对手美国的敬重,但也让周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畏惧,从而使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做出某些改变”。该学者旨在说明
A.朝鲜战争极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朝鲜战争使中国赢得美国的敬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D.朝鲜战争促使中国实施“一边倒”政策
4 . 1948年,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与南斯拉夫交恶并断绝一切关系。在此背景下,新中国对南斯拉夫于1949年10月6日发出的表示建交意愿的电文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表明新中国外交
A.深受国际复杂形势的影响B.在国际上仍未实现独立自主
C.受到中苏盟约的较大牵制D.在区域合作中处于被动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干涉中国内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用频率。图中变化反映了我国
A.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已趋于缓和B.强烈反对苏联干涉中国的内政
C.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色彩消失D.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明显增强
2021-03-05更新 | 592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了外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运权;清理了外国在华的企业和房地产;处理了外国在华文教.卫生和宗教事业。这体现的外交理念是
A.“另起炉灶”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作主,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这表明毛泽东
A.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强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 .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鸿沟B.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
C.消除了世界各国的分歧D.鼓励各国全面开放
2021-02-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9 .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号文件,决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由此,可看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是( )
A.遏制中国B.联中抗苏C.扶植中国D.独霸中国
10 .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说明中苏关系出现恶化B.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
C.意在减弱外交意识形态因素D.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