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7-18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1 . 全国各大城市解放以后,中央明确指示:对各国大使馆、公使馆,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往来。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2018-11-04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情况表
阶段时间人数
第一阶段1950—1953年1708名
第二阶段1954—1956年5853名
第三阶段1957—1958年1654名
第四阶段1959—1965年很少
A.对外交流受到国家关系的影响
B.苏联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C.派遣留学生是落实“一边倒”政策
D.世界格局转换影响对外交流
3 .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4 . 下图为周恩来总理手书重要文件。关于此文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
B.它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C.它是“一边倒”政策重要内容
D.它改变美苏主宰世界事务局面
5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2018-06-10更新 | 5108次组卷 | 89卷引用:史料史实史观史论对点精练-第四单元三维解析选择题第四节因果型选择题
6 .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018-06-09更新 | 10851次组卷 | 11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
C.提出“求同存异”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材料一(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今天,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之下,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阵线的一边,并使我们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伟大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成了七万万人的强目的兄弟同盟,使我国在彻底消灭残余匪帮之后,将迅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化的国家

——《人民日报》社论:《巩固中苏兄弟同盟》(1950年2月16日)

材料三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要“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的背景及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我国采取的哪一外交方针?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一方针的出发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特点。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10 . 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周总理发表此番言论的目的是
A.提倡求同存异,以解决国际争端
B.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
C.实行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寻找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