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如何总体把握新中国外交?
(1)一个政策和宗旨: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2)两大杰出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________”方针,形成万隆精神。
(3)三个时期和特点
奠基时期(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边倒”,步入国际舞台;
拓展时期(20世纪____年代):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
创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真正全面走向____
(4)四个具体表现: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同美国等国家的关系;不结盟政策。
2022-03-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进阶学案
2 . 如表所示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越双方的一些意见。据此可知,当时中国致力于
越南意见中方意见
阐述了关于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基本立场,即“和平、统一独立、民主”周恩来表示支持越南的意见
越军是反抗殖民侵略,争取印度支那民族解放的主力军,所以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问题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解决周恩来与其他两国(老挝、柬埔寨)代表接触后指出,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国情不同,应区别对待。如作为一个整体来解决,会刺激西方国家,甚至会导致美国直接出兵

A.缓和印度支那的紧张局势B.削弱美国在印度支那的霸权政策
C.推广“求同存异”外交方针D.在不结盟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合作
2022-03-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市属学校互助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从1955年1月到1956年6月,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联系和交流。根据你的判断,这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A.周边国家和邻近国家B.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D.不结盟运动国家
2022-03-06更新 | 83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独立自主C.不结盟D.求同存异
5 . 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首脑会议上说,我们可以在会上提出美国一手造成的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以及承认和恢复中华人民共利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请求会议加以讨论。“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我们的会议陷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而得不到解决”。这一言论表明(       
A.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B.亚非国家普遍厌恶美国
C.周恩来主张“求同存异”D.中国重视联合国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44月,中、苏、朝、越四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日内瓦会议的预备会,各国代表通报对日内瓦会议的设想,并就参会的方针、政策和谈判方案等问题进行磋商。周恩来表达希望苏联和中国磋商协同行动的原则。经多次协商,中、苏、朝三国就朝鲜国家重新统一的纲领达成共识。4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后,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代表与中、苏、朝三国代表开始陷入严重的对立,随后几天的讨论,很难形成协商解决问题的氛围。在谈判面临僵局的情况下,周恩来建议设立一个由中立国家组成的中立机构,对负责实行全朝鲜选举的朝鲜机构给予协助,法国代表认为该建议使“谈判前进了一步”,但遭到南朝鲜的强烈反对。日内瓦会议最终未能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方面达成任何协议。周恩来指出:“在朝鲜问题上,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在一个问题上是有收获的,即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证明了苏联、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在寻求用协商方式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证明我们对朝鲜的和平统一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摘编自宋晓芹《停战后中国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努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指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周恩来“在一个问题上是有收获的”认识。
7 . 日内瓦会议期间,面对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中国代表团发言人主动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就朝鲜战争被押人员问题与美国举行直接谈判。其后,中美双方利用日内瓦会议的间隙举行了四次会谈。中国代表团的举动
A.摆脱了意识形态影响B.传达了中美建交的意向
C.体现了大国外交风范D.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
2022-02-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元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坚定地与苏联、北越站在一起,支持北越的正义要求。同时,在各方分歧难以化解,谈判面临破裂的情况下,积极同双方代表进行沟通,最终使双方分歧得到调和,并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这反映了新中国
A.践行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B.贯彻“一边倒”的外交理念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概括为三句话:“另起炉灶”“一边倒”“打屋子再请客”。


(1)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分析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材料二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的”,“是来求同而不是不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


(2)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
2022-0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